包含乒乓球外交的词条

admin 2023-03-06 22:31 阅读数 #综合学识
文章标签 乒乓球外交

杨洁篪重提“乒乓外交”,什么是“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即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4月10日,美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大陆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友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受当时世界格局及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方向影响,中国政府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形成了对立。但自1950年开始,中苏交恶,到1969年,中苏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中国迫切需要盟友支持;而美国也想要改变长期以来在美苏对立中处于防守地位的这一局面,两国领导人都产生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

1971年3月,中国代表团赴日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期间,发生了一件趣事。4月4日,美国运动员科恩在前往体育场途中,错登上了中国代表团的大巴车。要知道,两国自1949年以来就已经断绝了所有往来,当时中美两国不仅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甚至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双方都不知道如何应对,几分钟的车程,却显得尤为漫长。但在快到终点时,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为表达友好,给科恩送上了一件杭州织锦,而科恩亦投桃报李,送上了一件印有美国乒协纪念章的运动衫。当车子到达目的地时,等待中国代表团的各路记者发现一位美国人从中国代表团的大巴车上开心的下来时,立刻争相拍照报道。第二天,庄则栋与科恩的报道占据了日本各大报纸首要位置。

比赛结束后,毛泽东同志在再三斟酌后,决定邀请美国代表团访华。消息传回美国国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自上台以来就谋求与中国关系的解冻,对这一消息欣喜异常,当即同意了这一友好交流。中国政府高规格迎接了代表团的到来。

“小球转动大球”,两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交流为两国关系正常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深远影响了世界形势及未来走向。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访华;1972年9月,中日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一次意外的登车,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场跨越太平洋的会面,历史,总是让人感到意外与惊喜。

关于“乒乓外交”的故事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1年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外公圈阅“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报告,退外交部办理。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1971年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

扩展资料

乒乓外交(英文:PingPongDiplomacy)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乒乓球外交

想问一下乒乓外交是哪一年?

乒乓外交是1971年。

乒乓外交,发生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通过乒乓球队互访,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充当了两国之间的民间外交特使。小小银球弹开了中美彼此紧闭20多年的国门,震动了地球。国际舆论将此称为“乒乓外交”。

纪念活动

2021年4月10日,美国原乒协主席谢·克罗斯兰在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回首过去,往事历历在目。

展望未来,美好岁月可期。同日,崔天凯大使在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预祝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版权声明

本文均来自网络收集进行整理编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反馈给我们,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