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天地外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什么

admin 2023-03-07 18:33 阅读数 #生活家居
文章标签 江流天地外

江流天地外下一句是什么诗,汉江临泛唐王维江流天地外下一句是什么

1.“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山色有无中。

2.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3.全诗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5.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6.襄阳好风日,留醉和山翁。

7. 译文为: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和九江相通。

8.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9.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

10.襄阳的风光真是无限美好,愿和山翁留此地长醉不归。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什么意思?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的地点是哪儿?

地点:襄阳城汉江,即汉水。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时任殿中侍御史的王维,因公务去南方,途经襄阳。此诗是诗人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所作。  

江流天地外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什么

中国长江最大的支流,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湖北省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发源于陕西宁强县秦岭南麓,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名句出处】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唐王维《汉江临泛》(又名《汉江临眺① 》)。

原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②。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③。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④。

注释:

①临眺:登高望远。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

②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总称三湘;一说是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 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这里指江西九江。

③“郡邑”句:指汉水两岸的城镇。说都市像浮在水上,波涛如在远空翻涌。

④山翁:山简,山涛之子,晋人,曾镇守襄阳。

译文:

楚国的边塞连接着湘江波涛,汉水西起荆门,贯通长江的支流。

远望江水滔滔,似乎要奔流到天地之外;山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

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却又好像摇荡着遥远的天空。

襄阳风和日丽,美轮美奂,我多么想留下来,和那山上的隐士痛饮共醉。

这首《汉江临眺》是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水势浩渺。诗人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版权声明

本文均来自网络收集进行整理编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反馈给我们,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