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

admin 2023-03-07 12:24 阅读数 #教育学习
文章标签 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

修齐治平,汉语词语,拼音是xiū qí zhì píng,意思是 [1] 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泛指伦理哲学(比如齐家的孝,治国的忠,平天下的义)和政治理论。 出自 《 礼记·大学 》。 示例: 廖仲恺《孙文主义丛刊序》:“先生倡行易知难之说及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大纲,于~之道。

中文名: 修齐治平

出处: 《礼记·大学》

拼音: xiū qí zhì píng

注音: ㄒㄧㄨ ㄑㄧˊ ㄓㄧˋ ㄆㄧㄥˊ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修齐治平的译文?

修齐治平的译文: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就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就要先端正他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心意诚实;要使自己心意诚实,就要先充实知识;要充实知识,又取决于对天下事理的推究。

对天下事理的推究之后,才能充实知识,获得知识后 心意才能真诚,使自己心意诚实之后,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思想之后,才能进行自我修养,进行自我修养之后,才能整顿好家,整顿好家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之后,才能使美德彰明于天下。从高高在上的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要以修身养性作为人生的根本。

修齐治平的原文:

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中的“修齐治平”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理解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达到修身的目的之后,就可以使得家齐,家齐之后就可以将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就可以平定大下。“修齐治平”之间是一种从前到后的因果关系,讲求先后顺序,彼此间又相辅相成。

《大学》之道的核心就是“修齐治平",这也是儒家治国之道的核心策略。秦以后,历代帝王都推崇儒学,而《大学》为从政者设立了人生的阶梯,所以《大学》成为历代帝王必修科目。

扩展资料:

儒家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因此,修身既是《大学》思想的根本目的,同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必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实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乃至天下的和谐。

可以说,修身是曾子的重要思想,他把修身看作是实现仁政德治的根本。他以君子为修身标准,就如何说话、做事、待人、交友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修齐治平”并不只是帝王的必修课。

儒家提倡积极的出世精神,鼓励每个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儒家的正人先正己、修已以安百姓、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精华。

修齐治平是谁的典故 修齐治平写的是谁

1、修齐治平是关于司马光的典故。

2、《礼记·大学》曰:“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就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北宋司马光堪称践行“修齐治平”的典范,《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

修齐治平出自哪

修齐治平精炼意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出处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版权声明

本文均来自网络收集进行整理编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反馈给我们,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