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怎么解释

admin 2023-03-09 12:31 阅读数 #综合学识
文章标签 砚台的用法

砚台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

;     操作方法

      01

      先倒清水

      使用砚台的时候,千万不要第一时时间就开始研墨,而是先用一滴清水倒进砚台里面,然后再开始用墨研开始磨墨。

      02

      轻磨就好切勿用力

      不管是新的砚台还是旧的砚台,在使用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一来很容易损伤砚面,再一个很容易将墨汁溅出,只需要用手均匀用力轻磨就可以了。

      03

      及时清洗砚台

      当砚台使用完之后,千万不要让墨汁放在砚台里不管不顾,很容易损伤砚面的,且影响下一次的使用。第一时间把墨取出来进行清洗砚台。

      04

      日常滋养砚台

      平日里不用砚台的时候,砚台不要随意置放,而是要定期清洁,并且每天用干净的清水倒进去,滋养着砚池,这样既能够滋养砚台,还能延长砚台的使用年限。

砚台怎么用?

1、新砚台表面用石蜡或者油保养,初用注意除蜡或者除油;

2、新墨块棱角分明,初用新墨要轻轻研磨,防止新墨伤砚;

3、使用后砚台注意清洗,清洗后不用时,砚池尽量不要缺水,俗称“养砚”;

4、研磨之后,即须将墨取出,不要放在泡中,否则墨与砚胶黏难脱,易损砚面。

若不小心黏住了,可别用力拔,可先用清水润之,将墨在原处旋转,待其松脱后再取出。

扩展资料:

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砚台怎么用?

砚台使用方法;

1、如何研墨

研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圆圈式,一种是上下拉锯式,可看个人喜好。个人比较推荐大圆圈式,这样研磨的范围更大,不会只集中在某一区域,砚堂使用更均匀。研磨时,按墨要重,移动要慢,边磨边加少量加水,不要心急,这样磨出来的墨才浓艳均匀。

2、不用宿墨

尽量每天新鲜,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宿墨伤砚质,同时也能呈现最好的墨色。磨好的墨汁若放到第二天或更长的时间才使用,墨汁有胶性,会因天气影响而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墨色渐灰暗。《屠隆考余事》云:“日用砚须日洗去其积墨败水,则墨光莹润。若过一二日,则墨色差减。

3、不常用的砚台要保持干净

砚要经常保养它,才会容光焕发,若是冷落了它,就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可以避免碰撞损伤,也可以防止灰尘。

4、不要放在阳光下暴晒,会影响石质,同时也会使砚盒变形

端砚忌常置于阳光照射的地方,或者暴露在干燥的空间,这样会使砚石逐渐失去滋润,会出现干燥、爆裂等情况,使研磨出来的墨亦相对减弱甚至失去原有的优点。另外,尽量不要让砚台和金属、玻璃器物有“亲密接触”的机会,因为这些硬器物很容易把砚台刮伤。

5、形成“包浆”

经常在手上把玩,擦拭的砚台,表面会变得更平滑,如小儿肌肤般油润光泽,形成“包浆”。把玩、擦拭、使用得更加频繁,“包浆”也会愈加明显。

6、如何退蜡

砚厂的砚台在出售之前大部分已上蜡保养。客户购买回去以后,可用1000号以上的水砂纸湿水打磨一下砚堂,先把蜡退去,再使用,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砂纸法”吧。在水帘洞购砚时,为了方便大家,都会配一小张2000号的水砂纸供大家退蜡,也可称之为“开砚”。除了砂纸,另一种退蜡的方法是用杉木烧成木炭粉末沾水,以毛刷磨砚堂数遍,然后清水洗净。因相对麻烦,所以一般较少使用这种方法。

7、养砚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水养”

“水养”就是把砚台放在水里,保持滋润。特别是老坑,未开采出来之前常年水浸,石质非常滋润,出土之后就开始风化了,所以水养是一种不错的好方法,很多砚友家里就放一个大鱼缸,里面除了水养一些砚台外,还有几尾小鱼相伴,非常雅致,一举两得。当砚台长期不使用时,可用上蜡的方法对其进行保养。砚台上蜡就如家具上漆一样,既可保护材质,也能增加美感。同时也可以防止风化,使端砚的美丽珍贵石品花纹可以清晰呈现。

拓展资料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其中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端砚、歙砚、洮河砚。史书将端、歙、临洮砚称作三大名砚。清末,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也有人主张,以天然砚石雕制的鲁砚中的徐公石砚代替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版权声明

本文均来自网络收集进行整理编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反馈给我们,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