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为什么心率慢是怎么回事

admin 2023-03-05 09:28 阅读数 #运动户外

是不是经常运动的人 心跳会变慢.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

经常运动的人心跳比一般人慢,就比如说运动员。

中长距离跑步,游泳等等需要耐力的这些运动能让人的心肺功能增强,如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大,血液携氧能力提高等等,经常锻炼的人心脏起博一次提供的血液比一般人稍高,所以他们的心跳次数就比常人慢一点,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你是经常运动的人,那应该算是健康的。如果是普通人,那就是心动过缓,建议去医院了

扩展资料

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都有一个合适的心率才能达到较佳的运动效果。保持最佳运动心率对于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都很重要。

三高人群锻炼中尤为重要的是运动心率,如果心率过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导致恶心、头晕、胸闷,糖尿病患者则会使血糖急剧降低,而且减脂效果也不好,心率低对身体没有危害,但是锻炼效果不好。

最佳运动心率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一般人)

(220─现在年龄)×0.8=最大运动心率

(220─现在年龄)×0.6=最小运动心率

最佳运动心律控制区域计算法:(适合有心脏问题的人)

晨脉×1.8=心率控制上限

晨脉×1.4=心率控制下限。如果在有氧运动的时候控制好心率,不仅可以保护和增强自己的心脏功能,还能最大限度地燃烧脂肪,达到很好的塑性和减脂效果。

运动时,心率多少合适?

由于每个人的健康和体质状态不同,健身运动的有氧心率范围也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下面几种确定有氧心率范围的方法可以借鉴:

1、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

有氧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又可细分为小运动量120~14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41~16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161~180次/每分钟。

2、如果希望个性化,可用常用公式计算

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年龄)×Q+安静心率。公式中的最大心率≈210;安静心率指运动前相对安静状态下的心率;Q代表运动量,50%以下为小运动量,50%~75%为中运动量,75%以上为大运动量。如某人50岁、安静心率76次/每分钟、希望进行小运动量有氧运动,确定有氧心率=(210-76-50)×50%+76=118次/每分钟。

3、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

适宜的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如60岁,参加有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钟。而对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为了安全,可以选择(170-年龄)×0.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一般规律,在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态、环境、季节、心情等对选择运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均要相应降低,心率指标亦相应降低,以保证安全。

总之,在运动中自己学会数心率(脉搏),用来控制运动量非常必要,它不仅为参加运动的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有益于保证运动的健身效果。我们可以练习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来数脉搏,如果条件允许,戴心率表当然更加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心率

每天快走一小时,已经走了半年了,心率越来越慢是什么原因?

恭喜你,有氧能力提高了。

一般的心率低下,是病态的表现。

但通过长期运动,带来的同等强度下的心率降低,则是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

心脏的跳动,完全不受我们的意志而转移,

心脏会根据身体的状况,外界的环境,自动调节到最合适的跳动状态。

长期的快走训练,带来了心肺能力的提高,心脏泵血能力的提高,即便同样的运动强度,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次的跳动,就可以满足身体的供给需要时,自然心跳就慢了。

所以大多数耐力运动的静息心率都是很低的。

1)跑姿问题,

跑步时前掌拨地动作幅度太大,给小腿肌肉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2)跑鞋问题

不合适的跑鞋,只会加重身体负担

3)路面问题

尽量选择塑胶跑道等相对柔软的地方吧

还有草地,土路等

避免水泥地,大理石等坚硬的环境

这是运动效果的体现,表明你的 心肺耐受性 得到了提高 ,再从事相同强度的运动,所需要达到的心率自然就降低了。

打个比方说,你开了一家餐馆,你自己兼任老板和大厨。

开始的头一年,由于厨艺不精,动作笨拙,经验不足,尽管忙个手忙脚乱,你最多也只能做出同时开5桌的菜肴。

经过一年的练手,厨艺精进,操作娴熟,经验积累,你现在最多可以同时满足10桌客人的需求。

这样,当只开5桌时,你自然会觉得应付自如,不会手忙脚乱。

心肺耐受性(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中文有几种不同的翻译,字眼的差别),医学上的定义是,从事持续体力活动期间,循环系统(心)、呼吸系统(肺)和肌肉系统的供氧能力,是反应心肺和肌肉功能的 生理 指标,也是一个人 健康 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被有的人称为“第五生命体征”。

我们知道,体力活动主要是有骨骼肌的收缩舒张拉动骨关节进行的,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通过氧化糖或脂肪这些能量物质释放的。

相对而来,在一定范围内,能量物质的供应可以被视为不受限制,受限制的是氧的供应。

而氧气供应依赖呼吸运动将静脉血氧合,被氧合的动脉血通过心脏的收缩泵向全身,供给组织所需。其中,在运动状态下,很大部分氧供给骨骼肌。

就是说,心肺可以提供氧的能力,是限制运动能力的瓶颈。

当运动强度越大,需要的氧越多,身体就会通过发送各种信号增加心跳次数(心率),呼吸频率和深度,来增加氧供给。

心肺耐受性CRF就是用来衡量心脏和肺最多可以提供氧能力的。

医学上,通常是运动试验(比如,平板跑步机

或自行车测功计)

测量最大可耐受运动的代谢当量(MET)或最大摄氧量(VO2 max)来表示一个人的CRF。

简单来说,就是测定一个人最高可以受得了的运动强度。

其中,测量VO2 max可以获取最准确的CRF,但是方法和设备要求复杂。

因此,临床上通常通过运动试验来测定可以达到 的最大( 出现缺氧症状 )或次最大心率 来估计CRF。

这首先需要了解影响CRF的因素。

每个人的CRF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可以改变的,比如,体力活动、吸烟、肥胖和有没有心肺和肌肉系统疾病;以及不可改变的,比如,年龄、性别和基因型(遗传因素)等因素。

其中,在 健康 人, 规律性的体力活动是CRF最大决定性因素 。

研究已经确定,体力活动与CRF提高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活动强度越高、活动量越大,CRF提高越明显。

题主“每天快走一小时,已经走了半年了”,快走属于高强度运动中偏低的一类,每天快走60分钟,每周就是420分钟,远远超过目前推荐的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基本标准,可以达到很好的健身、预防某些疾病的风险。

半年下来,题主的CRF自然有了很大提高,成了熟手老厨子,仍然只开5周,自然会闲适得很——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较前显著减慢。

如果再能结合一定量的力量训练,比如撸铁,哪怕是以自身体重为抗力的俯卧撑等,心肺耐受性会提高更快。

对于很多想要运动的人来说,快走或是慢跑都是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不需要具体的场地,不需要特定的时间,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而快走也属于典型的有氧运动,是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

快走不是随意的走路,一般来说4.5km/h的走路才算是快走。而且快走不能走走停停,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如此才能看到效果。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喜欢在运动时或运动后监测心率变化,用于掌握运动强度、评价身体机能。

一般来说,运动时候的心率应该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5%,最大心率=220-年龄。比如说,一个3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190次/分,运动时候的合适心率就是114-161次/分左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运动时心率大多在90-150次/分,不建议超过150次/分。很多人觉得,运动时心率越快,效果越好,所以就一味地追求高强度锻炼,结果反而得不偿失。马拉松运动员的猝死事件就是因为运动量超过身体负荷所致,这还是很危险的。

如题,很多长期运动的人会发现,自己的心率变得越来越慢了,这其实我们身体适应后的结果。长期单一的有氧运动会慢慢被身体适应,此时你的心肺耐受性会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心脏功能变得更强大,这时候你再进行同样的运动,心脏不需要再加倍工作就能满足身体所需供血供氧,所以心率也必然会有所减慢,这其实是运动效果的体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长期运动的人,心率会比常人更慢,比如运动员,他们的心率一般都很低,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静息心率可能会低至35次/分左右,这被称为运动性窦性心动徐缓。该类人群并没有任何不适,其实也是 健康 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心率太快了其实危害更大,是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诱发猝死的罪魁祸首。所以在临床中,运动也被作为降低静息心率的有效治疗手段。

1、长期运动导致心脏神经控制变化

运动员为什么心率慢是怎么回事

心脏活动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迷走神经则使心跳减慢。长期运动后,交感神经活动会减弱,而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所以静息心率会减慢。这是心脏负荷得以减弱,可以得到更多休息的表现。

2、长期运动导致每搏输出量增加

长期运动会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血液循环加快,另外还可能导致心脏体积增大,使得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射出血液更多,如此也能帮助减轻心脏工作负荷,心率得以降低。

总之,对于长期运动的人来说,静息心率变慢其实是好事,这意味着心脏功能变得更强大。运动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心率更快更好,以不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才好。如果运动心率过低,还有减肥需求,可尝试增加运动量,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导师鲁兆龙。

通过一段时间运动后发现发现再做相似的运动心率比之前要慢很多,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指的是人的摄氧和转化氧气成为能量的能力。整个过程,牵涉心脏制血及泵血功能、肺部摄氧及交换气体能力、血液循环系统携带氧气至全身各部位的效率,以及肌肉使用这些氧气的功能。

也就是说你现在的心脏每一次泵血能力变强了,导致不需要很多的次数就可以给身体输送足够的氧气。这无疑是好的现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心脏的压力。像快走、跑步、单车、游泳这些有氧运动对于心肺的刺激更加的有针对性。

跑步足底和小腿痛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跑步的发力模式错误、足底和小腿肌肉紧张、扁平足都可能引起小腿和足底的疼痛。

如果慢跑都会有明显的疼痛建议还是先进行快走训练,因为走路和跑步有本质上的区别,走路身体没有腾空和高低起伏在脚落地的时候没有过大的冲击力,所以对小腿和足底没有过大的刺激。跑步因为每一次等地都是腾空而起,又是单脚落地对足底和小腿压力大,所以容易出现一些疼痛的问题。

如果想解决跑步小腿和足底的疼痛,主要要从肌肉和身体姿态入手,去学习标准的跑姿,正确的跑姿会让臀大肌发力这样就会降低了小腿的代偿,引发紧张。

每天进行足底和小腿、股四头肌的放松,让目前紧张的肌肉慢慢放松下来,肌肉紧绷度降低了,跑步自然就不会出现疼痛了。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

我可以告诉你,心脏跳的慢,这可是一个好兆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的心脏跳的慢,那你心脏休息的时间就长,那你心脏的寿命就能得到提高!

我没有运动之前,每分钟心脏跳动大约100次,经过多年的运动,现在我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40多次!

如果你每天快走一小时,那你的心率必然是会下降的!这是一个好兆头,好现象!这证明你的心脏功能加强了,你应该感到庆幸!

为什么你每天快走一小时,你的心率会下降?

其实快走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我们心肺的锻炼真的是非常的好!

在每次快走的时候,你需要大量的氧气,这样你的心脏跳动会加快,泵出的血液会增多!

这样你的心脏功能就会加强,所以你在安静的时候,我们心脏跳动的速度就变慢了,让心脏有了时间休息,这要你心脏的寿命就会增强!

为什么慢跑小腿肌肉会疼?

一般来说,引起小腿肌肉疼痛的原因不多,大致也就这几个,一个是因为你小腿的肌肉力量不足,对小腿的支撑不足,所以小腿肌肉在重压下就会疼痛!

另一个就是落地太僵硬,对小腿的冲击太大,导致小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我们的跑步姿势不正确导致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鞋子不适合或者是跑道不适合,如果鞋子太硬,跑道太硬,对小腿的冲击大,小腿也会疼!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1. 加强肌肉练习

我们应该学会增强自己的小腿肌肉,前脚掌悬空,跳绳,骑车都有助于小腿肌肉的加强!

2. 改变姿势

在落地的时候一定要用脚掌减震,吸收多余的冲击力,缓解小腿的压力,这样可以避免小腿疼痛,你一定要做到落地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

3. 换跑道,换跑鞋

我们可以更换自己的跑步鞋,或者跑步场地,最好是塑胶跑道或者是专业的减震跑鞋,这样小腿的压力就小多了!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快走是属于有氧训练,它可以有效地锻炼我们的心肺耐力。如果你是刚开始快走的话,我们的心率比较快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还没有适应快走的运动强度。而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心肺耐力和力量耐力(主要是下肢)得到一定的加强,这时候我们的身体逐渐适应快走的这个运动强度,所以我们的心率变慢是很正常的。

说明你慢跑的姿势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跑是由: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这样一个过程给演化而来的。如果你跑步之后觉得小腿特别的酸痛,这就说明你跑步的时候小腿代偿太多了。

解决方法就是:

1.加强屈髋能力,因为你的屈髋能力弱,所以你的小腿就容易代偿。

2.激活你的臀部肌群。

3.用泡沫轴放松你的小腿,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酸痛感。

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给我一个赞吧。

假如你在每次训练中,身体没有不适,那么心率减慢90%以上是好现象。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率在60到70次

而体格出众的运动员,心率就慢得多,每分钟50次稀松平常。

我简单解释一下原理:

我们的心脏,其实也是由肌肉构成的,也就是心肌。

心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身体为数不多的,不需要大脑指挥,就可以自驱运动的肌肉。

我们每一次心跳,都是心肌在运动做功。

那么,它做功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像水泵一样,把血液泵到全身各个角落。

因此,一个心脏功能一般的人,心肌能力也是一般,它需要每分钟运动60到70次,才能去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

而心脏能力出类拔萃的人,心肌力量超大,每分钟运动50次,泵血任务轻松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心跳反而慢的原因了。

对于你而言,在快走时,只要没有出现心跳过速,全身迅速乏力,以及其它不适症状的话,那就是上述的原因。

说明你的锻炼是卓有成效的。

希望有帮到你。

运动心率达到95左右,可以说已经很不错了!普通人达到你这种心率算厉害的了!

但是不知道你的年龄多少,但我主要还是想给我们很多普通人运动一点建议。

普通人运动大多数是为了达到某种锻炼效果比如减肥、提高自己心肺功能等等,但是前提肯定是不希望发生运动损伤的!这种情况,我们要学会计算最适合自己运动心率!

有一种很简单计算方法推荐给各位:

假如你30岁,我们说用220-你的年龄(30)=190,这个190就是你运动时最好不要超过的最大心率,超过了190,说明你的心脏负荷过重,有一定危险性。

但注意:这肯定不是最适合你的运动心率,计算最适合你的运动心率之前,你先要测量你静息时候的心率,通常我们成年人正常静息时候心率是在60-100分/次,假如你是75, 那么最适合你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190)-静息心率(75))x70%+静息心率(75)=155分/次 , 这155运动心率基本上能保证不会对心脏有太大负荷,同时也能达到你想要的锻炼效果 。

当然,只要是最大心率的60%-85%都是适合我们的运动心率 ,这点也要知道!

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心率就是我们心脏跳动次数,而心脏每跳一次,就是代表心脏向我们全身组织器官泵一次血,正常情况下,我们整个心脏每分钟要跳75次左右才能够泵出全身组织器官需要的5200多毫升的血液, 但是长期运动的人心脏血容量会增加 ,从以前正常的700毫升左右增加到1000毫升左右,这一下子,心脏每跳一次泵出去的血量就要比以前增加30毫升左右,这意味着心脏根本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泵75次才能泵够5200毫升血液,可能65次就够,甚至更少,这就是看你运动效果了!

其中导致心脏血容量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长期运动的人,其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会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也会增多,供血量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增加,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心肌纤维变粗,拉动心脏跳动得绳子变得有力,心脏收缩力就提高了,心容量自然就加大了,那么带来的就是心脏舒张期延长,我们心脏可以得到充分休息时间,对我们心脏自然就是有利的!

这是心脏功能增强了,是好事儿。

运动员的心率都慢,如果不慢哪受得了啊,一冲刺心率到了240就麻烦了。

但是如果有基础心脏病,不要运动太剧烈。

长期的、单一的有氧运动很容易被身体适应,只有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才是最佳燃脂心率,然而 随着体能的加强、不改变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就会造成停滞不前,想要继续减脂,只有继续提升心率,让自己再累一点。

但是现在腿部肌肉用的太频繁、或许也有没有认真拉伸的原因,造成小腿肌肉疼痛。既然疼痛、就要停止现在的锻炼方法,适当改变。

建议加入力量训练,半年的快走体能和心肺、耐力已经有了不错的提升,完全可以考虑力量练习让自己的体能更全面、肌肉量增加也对减脂更有用。

腿部还是以恢复练习为主,力量训练可以先适应、先学习,逐步增加强度, 前期先学习正确的姿势和肌肉发力,锻炼完一定要认真拉伸。

减脂除了坚持锻炼还要控制饮食,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加入了力量训练也要适量多一些蛋白质的摄取。

运动员的心跳比一般人快还是慢?

楼上的同学们自己不清楚的东西别拿出来误导别人啊~经过训练的运动员的心跳比常人慢很多,博尔特的静态心率就只有每分钟43次左右。

评价心脏供血机能有两个指标,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前者是心脏每次跳动向动脉输送血液的总量,后者则是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一般情况下,普通人和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每分输出量基本相同——而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要高于普通人,因此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员不需要普通人那么多的心跳就能维持正常供血水平。

一旦投入激烈运动,双方都会达到180次左右的最高心率,此时运动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会提高80%(前后差值称为心力贮备),而普通人只提高55%左右,在相同最大心率的条件下,前者将比后者每分输出量高出50%,换言之此时运动员身体得到的养分供应会比普通人多二分之一倍左右,这种心脏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这也就是运动员超越常人运动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加强锻炼,祝你收获一个强有力的心脏和一个健康的身体!

跑步时心率低怎么回事

跑步后,安静心率降低的原因

安静心率在60~100次/分都属于正常范围。安静时心率如果低于60次/分通常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前提必须是窦性心律)。但是窦性心动过缓并非都是疾病,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静息心率可低至每分钟35次左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窦性心动徐缓。主要由以下两点原因造成:

1. 心脏神经控制的变化

心脏活动受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共同作用,交感神经主要使心率加快、使得肌肉血流量增加、动员身体运动能力,迷走神经则抑制心脏活动,使心跳减慢。

长期的耐力性运动训练后在同样的运动或静息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就会减弱,而迷走神经作用提高,因此,出现了安静时心率下降的情况。这是神经控制优化、心脏活动越来越“经济”的表现。应对同样的生命活动,无需让心脏活动那么剧烈,同时心脏也趁着安静状态尽可能得到更多的休息。

2. 每搏输出量增加

长期训练后,心肌纤维超微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心脏血液循环加强。同时,心脏体积有可能发生增大,心室壁厚度有所增加,心室腔扩大(耐力训练多是以心室腔扩大为主),而心室腔扩大增加了心室舒张期血液的充盈量,这样就使每次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每次搏动时射出的血液更多),也即心脏不需要跳那么快,就可以满足全身供血需要,导致心率降低。

安静心率变慢的好处

长期训练者与普通人相比,安静时每分钟的心输出量差别并不大,只是长期训练者每搏输出量更大、心率更低。这一方面说明心脏在安静状态下保持良好的节能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心率的储备空间(心率等于最大心率减去安静心率的差值,代表心率增加的潜力),这对运动的意义更大。从事最大运动时,两者心率都可以达到同样高度,可达次/分,但运动员的心率储备空间明显更大

比如一名未经训练者的安静心率为70次/分,其最大心率为180次/分,那么他的储备心率就是10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安静心率降到了55次/分,其最大心率同样为上升到了125次/分,也就是增加了15/分由于心率和摄氧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心率/最大心率”,约等于“摄氧率/最大摄氧率”,也就是心率上升和摄氧量的增加成正比。这样一来,储备心率增加就说明有能力摄入更多氧气,

版权声明

本文均来自网络收集进行整理编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反馈给我们,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