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dmin 2023-06-16 20:31 阅读数 #家庭情感

1、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思想感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名僧慧能凭空悟出禅宗“法眼禅”的著名诗篇。诗篇中描述的是一处被荒草覆盖、人烟稀少的山门寺院,然而在山寺后,却隐有一处空坪,主人植竹数千株,伴以潺潺小溪和云雾弥漫,构成一幅惬意的景象。此诗不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自然美景,更凝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此诗通过山寺的反衬,表达了作者对红尘的超脱。山门寺院是俗世喧嚣的缩影,烟火气息与混沌聚集于此,而山寺后的禅院则是另一种境界,是慧能在苦行中明悟出佛法真谛后所建立的。故诗中由山寺到禅院,更是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之间的一种寓意转换,以破除人们心灵上的纷扰和欲望的束缚,追求人生真谛。

其次,此诗也是慧能对禅宗“法眼禅”的回应。诗篇中 “看竹意逸甚,草色新时绿”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禅宗的“一切是心,心是一切”的境界,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来借喻禅宗的思想内涵。

最后,此诗还表达了慧能的人生感悟。年过七旬的他在建禅院时,处于身体逐渐衰老,生命即将结束的状态下,却心境平和,淡泊名利,植竹“自多愁、空有一径山,雨后云深不见人”的空虚,更是他对时间与生命的理性思考和深刻把握。

“植竹遥相思,女儿美如此”,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更是慧能对家庭情感的贯彻。慧能为修行弃家,可能在禅寺中思念起家人的生活,于是萌生“植竹遥相思”的感怀之情,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对家人的爱与思念。

总之,《题破山寺后禅院》体现了慧能的深刻理解和体悟佛法,将其精神境界透过对自然景致的皎洁刻画展现于世。此诗所表达的禅宗思想和哲学智慧,令人品味无穷。

《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题破山寺后禅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著名诗人常建(约850年-约913年)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宗教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作者通过对西山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山光忽西落”,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仰。对于常建而言,自然是伟大的、神圣的,体现了万物共生的本真性。

其次,诗人通过对禅院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宗教情感。禅院内的佛像、香烟和钟声,渲染着一种宗教氛围,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清净。这种宗教信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柱,能使人超越生、老、病、死等现实问题,追求一种超越性的和谐。

最后,作者通过对生命和人生的深思,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超脱。常建写道:“船游石湖水,日暮松江岸”,掩卷为君想,愁绪自消磨”,表现了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人生如舟,在河流中穿行,其中忧愁与烦扰时有发生,但也只是在人生旅途中的短暂停留。

总体而言,《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揭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生命关系的哲理诗。它通过表达诗人对自然万物、宗教和生命的独特思考和体验,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之美、宗教信仰和生命之源时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以此寄托了人类对和谐、宁静与永恒的追求。

版权声明

本文均来自网络收集进行整理编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反馈给我们,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

热门